学校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学动态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动态 > 正文

以本为本,加快推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

发布日期:2018-12-26 作者:sxf 来源:null 点击:

我校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为配合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新工科建设,落实教育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计算机基础教育部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重新定位和改革。

一、课程改革思想

课程改革的思想依托于“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以强化学生主动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能力、加强学生创新能力、注重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交叉融合为实施的重点,结合对吉林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3所985院校和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3所农林院校的学习和调研结果,进行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经过多次讨论和校外专家的修订,最终确定了课内课外结合、算法与工具结合、传统技术与新技术结合、信息技术与各学科交叉融合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二、课程改革实施

为解决各专业对信息类技术的需求各有不同、学生对信息类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提高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大量修改。

(1)以可视化工具RAPTOR替代C语言内容

课程中采用RAPTOR可视化工具替代C语言,解决非可视化的环境的句法困难和缺点,将原本抽象的理念变得更加清晰,使学生的算法设计所见即所得,注重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增强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解决“吃不了”和“吃不饱”两难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学时少,始终存在“吃不了”和“吃不饱”这个两难题,在改革过程中,积极采用混合深度教学理念,拓展了课程的内涵;课程视频知识点全覆盖,解决“吃不了”问题;课程增加选学单元,该单元以大数据、AI、物联网和微信小程序等前沿知识为主,修改OFFICE系列内容为自学内容,解决“吃不饱”问题。

(3)围绕应用,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根据现有使用的需求,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实验课程选取了远程桌面使用、计算机组装报价单的书写、虚拟机及操作系统的安装等实用性很强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既能领会理论知识又能获得实际应用经验。

(4)以学习中心为平台,建设了《大学计算机基础》在线课程

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混合教学模式,课程共计发布112视频学习任务点供学生学习;课程借助学习学习中心讨论功能,教师与学生实现实时互动;教师利用“学习通”软件进行在线答疑解惑活动,经过一个学期的运行,目前访问量已经突破500万次。已经获得了校级精品课建设的资助。

(5)形成性过程考核机制的建立

课程采取线上、线下考核同时进行的考核方式,线上采取预习、章节测、作业、讨论、课外内容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线下采用实验、期末考核形式进行考核,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期末考核采用了无纸化考核方式,完成了2900多人的网络考试。

三、《大学计算机基础》改革效果

通过本次课程改革,形成了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的一套完整、有效的教学评价方式,打破了以往一考定成绩的常规,又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动态增量评价。

以可视化的算法设计工具替代传统的编程语言,解决了学生对语言理解的困扰,提升了学生兴趣,加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

加强了课程内涵和外延建设,在不改变课程核心内容的同时,注重课程实质内容建设并以前沿性和应用出发,进行前沿知识和应用性较强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