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至12日, 2016年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与首届全国风景园林学科博士研究生论坛在东北林业大学隆重召开。此次大会是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风景园林专业指导委员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风景园林学科评议组、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由我校园林学院承办。
本届大会主题为“多元化与层次发展——中国风景园林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面向全国开设风景园林、园林、环境设计等相关专业的本科院校负责人、教师代表,具有风景园林学科硕士、博士以及专业学位授权点的院校负责人,以及全国风景园林学科博士研究生。来自全国155所高校的538名代表参会。
开幕式于12月10日9时开始,园林学院院长许大为主持开幕式。校长杨传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兆祯、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陈重、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启翔分别致辞。
校长杨传平在致辞中介绍了我校的历史及现状,并代表学校感谢各位代表的莅临。他指出要实现多元化与层次发展,需要我们凝聚智慧,共谋发展,建立健全持续合理的教育体系,推动学科可持续健康发展,期待这次继往开来的学术盛会在大家共同的支持下圆满成功!
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兆祯委托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李雄代为致辞,孟兆祯院士讲到要把中华民族大复兴和中国梦融为一体。风景园林作为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基本理论和技法要体现综合性。道法自然,文以载道,书以成文,而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的布局又可以在平面构图方面给我们无穷无尽的启发和思考。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陈重在致辞中提出,生态发展的好坏关乎城乡发展,关系人民福祉,今天的风景园林教育是未来风景园林发展的希望,为此我们要共同努力,为风景园林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启翔提出,通过大家的努力,风景园林学科发展成为一级学科,构建较为科学的体系。从学科发展角度还需要进一步规范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合理知识体系,加强特色发展,体现发展和创新发展。借此教育大会应针对不同类型研究生培养定位进行深入探讨,加强风景园林本科素质教育,提升学生能力。
全国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主任杨锐教授,以《风景园林学科建设中的10个关键问题》为题,介绍了教育指导委员会近年来的工作,包括专业建设、教育质量评估、数据库建设、举办全国优秀毕业设计展等,并从时空坐标、价值观、特征、硬核、方法论、边界、定义、目标、战略和行动建议10个方面对现代风景园林发展提问,进一步明确了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风景园林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学术委员会主任刘滨谊教授以《提升科学认识、转变固有观念——论新时期风景园林学科建设与教育发展》为题,提出走向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人性状态、学科思想统领与专业领域、把握行业发展方向和学科、专业、行业要三位一体的共同发展建议。
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李雄教授以《嬗变与开新——综合改革背景下的风景园林专业学位教育》为题,从风景园林专业学位发展历程角度介绍了综合改革背景下的风景园林专业学位教育发展。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开新之处,即教职委换届、授权体系变革、培养模式转型、质量保障完善。在教育前瞻方向,他指出一是要以职业导向,均衡发展;二是要有国际视野和地域特色;三是要产业结合,注重实践。
开幕式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总编辑咸大庆先生向全国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东北林业大学分别赠送了书籍。
本次大会设2016年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教育论坛、实践论坛和首届全国风景园林学科博士研究生论坛三个专题分论坛,邀请来自多所高校的学科专业负责人和国内知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企业负责人围绕风景园林教育、风景园林实践以及风景园林科学研究来进行交流和探讨。
闭幕式上,进行了三个论坛的总结,评选出首届全国风景园林学科博士研究生论坛论文、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优秀论文、全国高等学校风景园林专业优秀毕业设计并举行了颁奖仪式。
此次大会参与对象涵盖了全国开设风景园林或相关专业的绝大部分院校,是中国风景园林教育界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盛会,是风景园林专业业内深化学术交流与合作、推进风景园林教育改革与进步的一次盛大会议。大会的召开,有利于加强风景园林教育工作,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风景园林教育体系,促进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中国风景园林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