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暖阳照耀着龙江的绿水青山,为全民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时和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我校教师与哈尔滨工业大学120余名师生来到帽儿山实验林场,开展了以田园耕读与艺术实践课程为主的第八期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实践。
9月16日上午我校园林学院教师们和哈工大学生来到帽儿山实验林场。大家在帽儿山实验林场“东林·人拉犁”广场集合,我校园林学院何淼教授带领同学们讲解了植物识别的基础知识。现场的学生方子玉说:“平时在学校内的课程学习居多,这次参加了户外的实践课程,这种经历对我们而言是十分独特的,我们了解了植物的基础门类以及北方常见的植物的名称和特性,当我们抬头看到这一片绿水青山,不禁感叹于黑龙江省丰厚的绿色资源储备。”

课程中设置有植树劳动实践。首先,学生们要掌握人工除草的技能,学会使用锄头、镰刀、除草剪、除草铲等,识别北方常见的杂草,使用人工除草工具进行田间除草作业。除草工作完成后便开启了移苗和栽种环节,同学们分工协作,有起苗组、工具搬运组、垃圾清运组等,或挥锹铲土,或扶苗填坑,或踩实修整……每道工序紧密衔接、配合默契。经过一下午的辛苦劳作,大家基本都满头大汗,看到新栽植的棵棵树苗迎风挺立,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此次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生态文明特色实践,使同学们进一步树立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生态文明意识,强化了投身科技创新、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担当,对学生成长成才非常有意义。

本期实践课程还设置了“田园艺术实践”等丰富内容。同学们听从老师的指导整理好心情,呼吸森林中的新鲜空气,感受身边的阳光和微风中青草的味道,采集花材,制作书签等压花制品,学习了解压花艺术与花艺艺术,通过动手实践,提升审美能力与艺术感知力。学生们逐渐学会如何科学地观察自然,表达自己对大自然艺术之美的感知,渐进式促进学生形成“认识森林、亲近森林、热爱森林”的绿色价值观。
哈工大的同学们说,我们在植树造林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帽儿山实验林场深入森林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切实感受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中国画卷之美,在老师的讲解中,我们了解到更多有关生态文明的知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提高了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我们深刻认识到作为青年学子,应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勇担绿色使命,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青年力量。
在接下来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课程的设计与落实中,学校将不断丰富生态文明特色实践的内涵,不断创新生态文明特色实践的形式,带领更多学生走入大自然,将生态文明的种子深深埋进每一位东林与兄弟院校的学子们心中。同时持续加大资源共享力度,努力形成示范带动效应,促使更多的学生今后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发挥林业高校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用推动作用,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做出东林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