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单位:
为深入贯彻全国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打造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群,汇聚黑龙江省本科高校大学生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资源,按照省教育厅《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征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的通知》的工作要求,现开展人工智能课程征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围绕理工科、农科、医科、文科和艺术体育类,遴选并建设一批高质量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为2025年秋季学期全省高校广泛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提供优质课程资源支撑,推动人工智能知识普及与能力培养覆盖全体本科生。
二、征集内容
征集已开设或计划开设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
三、课程要求
(一)学时要求
原则上不超过32学时。
(二)内容要求
1.基础性与普及性。课程内容应深入浅出,面向非人工智能专业学生,注重基础性、普及性和启发性。
2.时代性与前瞻性。关注人工智能领域前沿动态与最新成果,引入行业热点、新兴技术、创新应用等内容,拓宽学生视野与思维,引导学生洞察未来科技发展脉络。
3.跨学科融合性。考虑不同学科学生知识背景与学习需求,将人工智能知识与多学科内容有机结合。面向理工科学生,融入其在工程技术、科学研究等领域应用;面向农科学生,融入其在智慧农业、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等领域的应用,增强智慧农业技术应用能力;面向医科学生,融入其在医学诊疗、健康管理等领域的应用,提升智慧医疗素养;面向文科学生,结合其在社会科学、文化艺术、新闻传播等领域实践,培养跨学科应用能力;面向艺术体育学生,结合其在创意设计、运动表现等领域的应用,激发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4.伦理与社会责任教育。将人工智能伦理道德、法律法规及社会责任等内容有机融入课程体系,引导学生思考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社会影响,培养正确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树立合理合规的人工智能应用意识。
四、材料报送
各教学单位认真组织课程申报与筛选,择优推荐参加征集。以学院为单位提交以下材料:
(一)《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申报汇总表》(附件1)。(Word版和盖章PDF版)
(二)《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申报书》(附件2)。(Word版和盖章PDF版,其中“推荐学校党委(盖章)”需盖学院党委章,“推荐学校(盖章)”需盖学院章)
(三)各门课程教学大纲(附件3)。(Word版)
请各单位将上述申报材料以压缩包形式统一命名为“学院-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申报材料”。所有材料只需电子版,无需纸质版。
提交时间:7月8日(星期二)中午12点之前
联系人:侯卫萍
联系电话:82191664
本科生院
2025年7月4日